hfgd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一二九文艺汇演
王者荣耀

学习参考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施纲要

发布时间:2022-04-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党中央领导下,共青团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坚持“全团抓引领”,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更好协助党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水平,制定本实施纲要。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彰显实践育人特色,建强网上引领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团动手、守正创新,面向基层、面向实际,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强大青春力量。
一、 主要项目
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要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紧扣新的形势要求,巩固发扬传统品牌优势,优化创新项目载体,努力构建各有侧重、彼此衔接的系统化工作体系。
1. 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以团支部、少先队中队为基本单位、团课队课为基本载体,持续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要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要面向基层,明确全团统一要求,深入发动基层组织,广泛覆盖普通团员和广大少先队员,科学制定评价标准,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在基层落实落细。要创新形式,紧密结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精心设计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教育内容,切实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基础,探索将各类主题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转化为制度化成果。
2. 实施新时代思想引领工程
——提升团课、队课质量。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阐释,以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政治认同、道德品质、组织意识为重点,科学构建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领域团员、队员学习特点的模块化、系统化课程体系,采用课程学习、案例分析、知识研讨、互动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建设分层级团课、队课讲师资源库,探索建立示范性团课、队课评比共享制度,切实提升团课、队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办好“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队课,逐步实现以线上学习为主转变为线上供给优质内容、线下开展组织化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努力打造广大青少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品牌工程。
——完善“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巡讲团”计划。着眼打造青年理论武装的轻骑兵,遴选一批政策理论素养深、翻译转化能力强、现场宣讲效果好的青年宣讲骨干,不断完善集体备课、技能培训、线上产品延伸制作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改进宣传形式和内容,针对少先队员要突出儿童化转化,针对学生团员青年要更突出内容差异性,针对社会领域团员青年要更突出组织覆盖面,常态化围绕重大主题、聚焦青少年思想困惑和关切诉求,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小范围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让青少年听得懂、记得住。全团各级宣讲团成员每年宣讲不少于5次。
——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眼共青团组织为党育人职责,努力在各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忠诚政治品格、浓厚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突出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巩固完善“432”培养体系,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开设“青马班”,启动实施“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与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强化制度化、机制化培养,突出理想信念和政治工作本领双提升,建立信息反馈制度,鼓励各级学员深入青年群体开展调研,常态化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健全政策宣讲制度,组织学员面向青年群体开展宣讲,广泛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理论成果,完善岗位建功机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团每年培养不少于50万人次。
——持续举办“青社学堂”。坚持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分众分层、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培养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为重点内容,面向各行业、各领域的新兴青年,用灵活多样、时尚新颖的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国情考察、成就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等,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找准人生定位,提升能力素养。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巩固深化共青团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品牌活动。开展“国旗下成长”系列仪式教育活动,将国旗、国歌作为青少年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符号。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厚植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将入队入团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等与祭奠英烈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在“沉浸式”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熏陶。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广泛开展实地学习、参观寻访活动。重塑“少年军校”、“少年警校”校外活动体系,探索实现组织身边化、活动日常化、运行社会化、特色地方化的创新模式。
4.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依托共青团对口支援机制,以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为重点,大规模组织青少年参与书信手拉手、“石榴籽一家亲”、“同心营”、“民族团结我践行”等融情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推动各民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打造全国、省、市三级民族团结宣讲队伍,深入广大青少年开展宣讲,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化解读,推出视频、图片、读本等文化宣传产品。 
5.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统筹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不断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深化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打造“青少年传统文化周”品牌,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礼仪等宣传推广,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深入实施青少年文化精品工程,充分发挥文学作品、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影视戏剧等文艺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6.深化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着力提升青年志愿服务育人的感知性、体验性、自主性,拓展提高“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的价值引领和社会贡献度。组织青少年常态化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助老“金晖行动”、高校提升计划等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引导青年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扶弱助残、生态保护、大型赛事、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心善意和彰显责任担当。加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思想引领和组织吸纳功能,注重强化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管理,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健全志愿者培训制度,扶持志愿服务类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探索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7.开展劳动教育。不断提升青少年劳动教育内涵和外延,把养成劳动习惯、强化劳动情感、掌握劳动技能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共青团、少先队义务劳动机制,组织团员、队员积极参与校园美化绿化、社会公益等劳动。推广普通劳动职业体验活动,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青少年深入厂矿车间、农村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农民、农民工、环卫工人、保洁员、外卖小哥、快递员等职业体验。加强劳动情感宣传,引导青少年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认识和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8.开展正面舆论宣传。建强用好团属报刊和新媒体平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上下功夫,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加强理论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把党的创新理论、战略部署、重大举措宣传好,把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好,把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的青春风采宣传好。策划推出一系列新颖鲜活接地气、昂扬向上有朝气的宣传产品,通过音乐、视频、图片、漫画、小程序、网络直播、微博话题以及其他青少年乐于参与的网络活动等,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氛围。
9.创新网络舆论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强化斗争意识,针对网络造谣和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加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网上工作力量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作用,加强培训指导,改进战术战法,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深入研究青年群体思想动态,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斗争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严格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带好团员团干部和相关工作队伍,管好宣传舆论阵地,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0.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总体体系。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牵引,建立健全共青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省级区域中心建设,探索建设全国统一的网络呼叫平台,进一步擦亮“12355”品牌。强化专业力量支持,建立心理服务专家库,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特点,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提供科学指导。抓住中高考、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中高考减压”、“青春自护”等线上线下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心理素质。
二、基本方法
新时代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既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又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技术创新,使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始终贴近青年、充满活力。
1.突出组织化教育优势。将面向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作为各级团、队组织的核心职责,以组织化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团支部、少先队中队为基本单元,将“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队日等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基本载体,不断强化党、团、队相衔接培养链条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功能。青联、学联广泛参与,各级各类青年社团同步行动,发挥团代表联络站、青年之家等各类团属工作阵地作用,依托组织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深入基层、直达青少年。
2.加强“青年化”理论阐释。聚焦回应关切、释疑解惑,区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青少年,探索对体系化内容进行元素化解析,对宏大理念理论进行政策性解读,对文件理论语言进行“青言青语”转化,结合具体场景,结合现实事例,结合青少年个人成长,把故事讲生动、把逻辑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
3.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把实践育人作为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紧紧围绕青少年进行社会观察、体验社会参与的内在需求,组织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主题社会实践,“挑战杯”、“振兴杯”、“创青春”、“志交会”等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深化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注重开展青少年政治体验,以了解我国国体、政体,掌握政治常识、增进政治认同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建立参观体验点,探索规范化运行模式。深化“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引导青年大学生认知国家治理体系、感受国家政治运行。提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质量,优化主题选择、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成果运用,畅通扩大青年政治参与渠道。深化“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突出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4.用好网络新媒体手段。持续推动网络新媒体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赋能”,深入实施共青团宣传思想产品化战略,不断创作推出有思想内涵、有精良品质、有广泛影响的共青团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共青团网络新媒体矩阵建设,加强网上少先队建设,提升团属新媒体协作能力,聚合全团各类互动平台资源,形成系统效应。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共青团网络新媒体优势与组织化动员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引领的强大合力。
5.强化典型引领示范。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提升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好网民”等青少年榜样的说服力,凝练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传统品牌的新时代内涵,挖掘弘扬可信可学的感人事迹、奋斗历程、精神品格,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依规依法开展各类青年荣誉表彰工作,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长效机制,激发青少年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学习行动。
6.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统一。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纵深实施,鲜明突出政策导向,聚焦就业、住房、教育、养老、托幼等问题倡导、推动出台政策举措,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着力帮助青年缓解现实压力、舒展精神状态、增强发展信心。持续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我为同学做件事”实践活动,针对青少年“急难愁盼”突出需求,集中全团力量和资源,帮助青少年实实在在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事、烦心事。
7.及时准确把握青年群体思想动态。建立健全青年舆情监测机制,开展常态化大样本调研,更好发挥智慧团建平台作用,充分用好线下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青年群体思想动态,提升感知青年的能力水平。
三、工作机制
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加强统筹协同,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激励约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工作效能。
1.注重融入大局。积极融入全党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加强与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为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政策依托和制度保障。积极融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重要平台建设,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等作用。提高社会化合作能力,有效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开展工作。
2.强化全团协同。巩固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格局,加强机制协同、工作协同、成果协同、阵地协同。在全团层面构建和完善全领域发展、全流程参与、全战线统筹、全形态展现的思想政治引领模式。充分调动各级团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实现力量集聚和成效集聚。
3.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团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学习融于日常、融于工作。以政治教育为根本,以业务培训为重点,依托各级团校及团属各类培训基地,强化团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能力训练。引导团干部将面向青少年开展宣讲作为基本素质要求,各级团干部每年要深入基层、面向青少年至少开展1次面对面宣讲交流。
4.优化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党政评价、青年评议、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开展评价,努力实现工作可预期、可描述、可度量,将有关结果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团情况监督检查内容,纳入团组织、团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保障激励,团组织开展的荣誉表彰、先进选树等适当向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领域倾斜,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优秀成果等评选项目。